2025年2月18日,大理州农科院花卉研究所所长黄树增、在祥云县园艺工作站站长李红坤的陪同下,对祥云县花卉产业进行调研,州花卉所李吴军、县园艺站赵瑞昌、胡文彪参与调研了。一行人深入花卉种植基地和企业,了解花卉种植规模、品种、技术应用及市场销售等情况。黄树增指出,花卉产业对乡村振兴意义重大,未来要加强产学研合作,提升花卉品质和竞争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祥云县2024年花卉园艺合计种植面积达553.3834公顷,其中优势产业鲜切花种植面积达45.06公顷鲜切花产量3912.59万支(玫瑰3044.4万支、菊花461.23万支);盆栽观赏植物种植面积达36.4公顷,产量为106.83万盆(国兰产量11.49万盆,多肉植物产量74.8万盆)。食用与药用花卉产量可观,食用花卉达1964096.65千克,药用花卉达230456.65千克。
全县的鲜切花生产集中在祥城镇、沙龙镇、云南驿镇、刘厂镇、下庄镇、普棚镇、禾甸镇等,形成了规模化的鲜切花种植基地。种植模式不断优化,设施化种植面积占比达100%,智能温控、水肥一体化等技术的应用,提升了花卉品质与产量稳定性。
1、大理天华生物农业有限公司(沙龙):商标为“沙龙花生”,菊花种植面积350亩,基地占地647亩,产值348万元。该公司专注于菊花种植生产,较大的种植规模使其在菊花供应上具备一定优势。
2、云南佳牧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刘厂):商标“丽睿花卉”,种植玫瑰85亩,品种有朱丽叶塔、荔枝、白荔枝、洋桔梗等,产值850万元。在玫瑰种植上形成了一定规模,且品种多样,能满足不同市场需求。
3、大理祥云景琦花卉有限责任公司(祥城):商标“景琦花卉”,玫瑰种植面积100亩,主要品种为蜜桃雪山,产值1000万元。作为当地玫瑰种植的重要企业,其主打品种在市场上可能具有一定的辨识度。
4、大理州九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云南驿镇):商标“九鼎花卉”,菊花和玫瑰种植面积共88.6亩,主营菊花、玫瑰。该公司在花卉多元化种植上进行了尝试,有望分散市场风险。
5、大理辉耀农牧有限责任公司(普淜镇):商标“花丽花奇”,种植玫瑰75亩,品种为卡布奇落。在特色玫瑰品种种植上发力,可能针对特定的消费群体。
6、云南浦卉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沙龙):商标“浦卉花卉”,玫瑰种植28亩、尤佳丽切叶种植30亩。在切叶和玫瑰种植方面均有布局,产品种类相对丰富。
7、祥云锦艳花卉有限责任公司(刘厂):商标“锦艳花卉”,种植玫瑰22亩,品种有橙色芭比、白荔枝、洋桔梗等。专注于特色玫瑰品种的种植,以差异化产品参与市场竞争。
8、祥云宏宝泰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刘厂):商标“宏宝宏宝泰”,种植玫瑰21亩,品种包括朱丽叶塔、荔枝、白荔枝等。以合作社形式组织花卉种植,有助于整合资源,带动农户发展。
9、祥云双楚花卉种植园(刘厂):商标“双楚花卉”,种植玫瑰19亩,品种有荔枝、白荔枝、曼塔等。虽然种植面积相对较小,但特色品种的选择使其在市场上有一定立足之地。
10、祥云千禾花卉种植园(刘厂):商标“千禾花卉”,种植玫瑰16亩,品种有朱丽叶塔、橙色芭比、蜜桃雪山等。致力于玫瑰品种的多元化种植,满足不同客户的喜好。
11、祥云千成花卉种植园(下庄):商标“千成花卉”,荔枝、白荔枝、曼塔等玫瑰品种种植共22.8亩,产值100万元。在玫瑰种植上有一定规模和产值,且品种选择具有一定市场潜力。
12、祥云菌天下商业有限责任公司(祥城):商标“菌天下”,菊花种植70亩,品种为金丝菊、七月菊。在特色菊花种植上进行发展,可能在药用或食用菊花领域有一定市场。
13、祥云曼巴多肉种植园(下庄):商标“曼巴多肉”,种植多肉,基地面积7.5亩。作为当地多肉种植的代表主体,为花卉市场增添了多样性。
14、祥云县锦秀花卉(刘厂):商标“五孔桥”,花卉和苗木种植20亩,产值10万元。业务涵盖花卉和苗木种植,虽然规模较小,但在当地花卉产业中也贡献了一份力量。
这些新兴花卉企业在品种选择和种植规模上各有特色,丰富了祥云县花卉产业的主体结构,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花卉产业采后与设施情况 (一)采后处理设施:祥云县现有采后处理车间7个,总面积2000平方米,容积2400立方米;冷库14个,面积1950平方米,容积13020立方米;仅有1辆冷链运输车,容积30立方米。这些设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花卉采后处理与存储运输,但冷链运输能力相对薄弱,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花卉流通需求。 (二)保护设施:花卉保护设施总面积855847.8平方米,当年新增203659平方米。其中钢架大棚367713.8平方米(自控(加温)温室面积为0),简易大棚2900平方米,遮荫棚32325平方米,喷滴灌452909平方米。保护设施主要用于切花(502718.8平方米)、盆栽植物(16065平方米)、绿化苗木(230021平方米)、其他花卉(107043平方米)的种植保护,为花卉生长提供了相对良好的环境,但在智能化、现代化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四、花卉产业经营情况 (一)市场与企业: 祥云县有3个花卉市场,均为花鸟市场。花卉企业共116个,其中省级及以上龙头企业1个,州(市)级龙头企业2个,个体工商户14个,其他个体经营户99个。按种植面积划分,3 - 10公顷的有7个,10 - 20公顷的有1个,20公顷以上的有1个;按营业额来看,目前均为1000万元以下。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相关数据暂未提及。从企业构成来看,虽然数量较多,但规模普遍较小,缺乏具有强大市场影响力的大型企业,且在电商等新兴销售渠道的发展上可能存在不足。 (二)园区与合作组织:有2个花卉园区,面积17.87公顷,产值3517万元。花卉生产合作组织5个,均为花卉合作社。花卉园区在产业集聚和产值创造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整体规模和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升。花卉合作社的存在有助于整合农户资源,但缺乏专业协会的引导和支持,在行业自律、技术交流、市场开拓等方面可能存在局限性。
(三)花农与从业人员:花农户数421户,其中种植大户15户(1 - 5公顷13户,5 - 10公顷2户,10公顷以上暂无数据)。从业人员合计563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6人,占比相对较低。花农群体规模较大,但种植大户占比较少,不利于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推广。同时,专业技术人员的不足也限制了花卉产业在技术创新、品质提升等方面的发展。五、花卉销售情况 切花切叶切枝外销总量2836.99万支,销售额18361.8844万元;盆栽观赏植物外销19.5万盆,销售额437万元;种用花卉销售额60万元;食用与药用花卉销售额7603.8744万元;草坪草皮、绿化观赏苗木销售额分别、346.71万元、1813.6万元。整体来看,外销主要集中在切花切叶切枝和食用与药用花卉方面,但出口业务尚未取得突破,市场主要集中在国内,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有待提高。 六、存在的问题 (一)科技研发与创新不足:自主培育品种缺乏,科研投入有限,设备和条件有待改善,新品种引进推广缓慢。这导致祥云县花卉产业在品种多样性和独特性方面存在不足,难以满足市场对高品质、新特品种花卉的需求,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乐动。 (二)市场竞争力有待提升:品牌建设滞后,产品同质化严重,高端产品占比低,价格话语权弱。多数花卉企业以生产常规品种为主,缺乏具有市场影响力的品牌,产品附加值低,利润空间有限,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三)产业链配套不完善:花卉加工企业少且规模小,加工技术落后;冷链物流设施不足,运输损耗率高。花卉产业的附加值主要体现在加工环节,但目前加工能力的不足限制了产业的延伸和增值。同时,冷链物流的短板严重影响了花卉的保鲜和运输质量,增加了物流成本,制约了花卉产品的市场流通范围。 (四)人才短缺问题突出: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匮乏,年龄结构老化,知识更新慢;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制约产业现代化发展。花卉产业的发展需要专业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但目前人才短缺的现状严重阻碍了产业在技术创新、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提升。 (五)采后与冷链运输能力薄弱:采后处理设施和冷链运输设备相对不足,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花卉产业需求,影响花卉品质和市场供应范围。如前文所述,冷链运输车数量少,熏蒸库缺失等问题,都对花卉的采后处理和运输造成了不利影响,降低了花卉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六)企业规模较小且电商发展不足:花卉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缺乏大型龙头企业引领产业发展。同时,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情况不明,可能意味着在新兴销售渠道的开拓上存在滞后,限制了花卉产品的销售范围和市场份额的扩大。(七):可用于鲜切花产业发展的农业用地严重不足,困扰鲜切花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一)强化科技支撑:加大与农业院校、云南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的合作力度,建立花卉研发中心。设立花卉科研专项基金,鼓励科研人员开展新品种培育、栽培技术创新、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研究工作。加快新品种引进和推广,建立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筛选出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良品种,提高花卉产业的科技含量,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二)加强品牌建设:制定花卉品牌建设规划,培育和打造祥云县花卉区域公用品牌,统一品牌标识、质量标准和包装设计。鼓励企业创建自主品牌,对获得省级以上著名商标、名牌产品的企业给予奖励。加强品牌宣传推广,通过参加国内外花卉展会、举办花卉文化节、利用新媒体平台等多种方式,提高祥云花卉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三)完善产业链条:出台优惠政策,如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扶持花卉加工企业发展。鼓励企业引进先进的加工技术和设备,开发花卉深加工产品,如花卉精油、花茶、花卉化妆品、花卉工艺品等,提高花卉附加值。加强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在花卉主产区建设冷链物流中心,配备冷藏运输车辆,完善冷链物流网络,降低花卉损耗,提高花卉运输效率,拓展市场流通范围
(四)加强人才培养 :制定花卉人才培养计划,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花卉技术培训。与职业院校合作开设花卉专业课程,培养实用型花卉技术人才。吸引高校花卉专业人才到祥云就业创业,建立人才激励机制,提高人才待遇。建立花卉专家服务团队,定期深入基层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提高农民的花卉种植管理水平和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五)提升采后与冷链运输能力:加大对采后处理设施和冷链运输设备的投入,增加采后处理车间、冷库的数量和规模,购置更多的冷链运输车,建设熏蒸库等配套设施。引进先进的采后处理技术和设备,提高花卉采后处理的效率和质量,减少花卉在采后处理和运输过程中的损耗,保障花卉品质,扩大市场供应范围
(六)培育壮大企业并发展电商:培育和扶持大型花卉龙头企业,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扶持等方式,鼓励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引领带动作用。加强对花卉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指导和培训,搭建花卉电商平台,完善物流配送、支付结算等配套服务,鼓励企业拓展线上销售渠道,扩大花卉产品的销售范围和市场份额。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