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昆明斗南,花卉产业正绽放出别样的科技魅力,探索着浪漫与科技融合的发展路径。作为中国花卉产业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斗南不仅有着丰富的花卉资源,更在科技的助力下,不断续写着花卉产业的新篇章。
科研合作与实验室建设。斗南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携手,建成“云南种子种业联合实验室—花卉种业实验室”。这个实验室汇聚高水平、多层次的花卉种业科研团队,致力于鲜切花、特色盆花种业关键技术研发,紧跟国际先进育种技术,积极引进和推广花卉新品种。截至2024年底乐动,实验室已收集保存月季、百合、洋桔梗等多种花卉资源上千种,开展资源收集、保存、评价及种质资源创新工作,筛选出适应云南低纬高原气候种植的月季品种30余个,申请专利3项,形成花卉绿色生产主推技术3个,并在种植展示区进行绿色高效种植展示。
新品种选育与繁育技术突破。通过快速育种方法,该实验室选育出8个新品种,重点攻克切花月季、洋桔梗、百合的无性繁育技术,建立高标准无性系种苗繁育方法,累计繁育月季新型种苗超过150万苗,推广种植300多亩。这些新品种和繁育技术的突破,不仅丰富了花卉品种,提高了花卉品质,还为花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花卉展览会的科技展示。在第二届昆明斗南国际花卉展览会上,科技与花卉的融合得到充分展现。众多企业携千余个花卉品种参展,展示了花卉育种研发创新、新优品种培植、规模化生产示范等领域的最新成果。在新优品种推荐会上,多家育种企业发布大量新品。这些新品不仅在颜色、形态上独具特色,更体现出科技在花卉育种中的应用。
科技赋能花卉全产业链。科技不仅在花卉育种中发挥作用,还贯穿于花卉产业的各个环节。从花卉土壤水肥及病虫害检测,到新品种鉴定、原种保存扩繁、基因编辑等,科技手段的应用提高花卉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同时,物流供应链的优化,如“航空+高铁+冷链”立体运输模式,以及智能化调度系统、自动分流等物联网技术,确保鲜花的“鲜活”。
斗南花卉产业在科技的助力下,正从传统的花卉种植向现代化、智能化的花卉全产业链升级。这一升级不仅提升花卉产业的竞争力,也为消费者带来更多高品质、多样化的花卉产品,让浪漫的花卉产业在科技的赋能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李翠玲、朱家霖)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