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到了印度这里却变了,印度在美苏、美俄之间反复横跳,从俄罗斯进口能源,从美国坑美元,从全球各军事强国进口武器。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西方人生活在西方政府和媒体制造的信息茧房中,在这个信息茧房中,中国“、落后、脏乱差”。
虽然西方没有刻意美化印度,但是总是接收关于中国负面信息的西方人,自然而然的就会对中国产生一些误解。
另一方面就是文化认同原因,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有自己的汉字、语言、传统文化,西方人无法理解,就像我们的儒家文化,他们就认为是软弱无能。
而四大文明古国中虽然也有古印度,但绝对不是如今的这个印度,如今的印度连官方语言都是殖民者的英语,要问印度还留下什么,估计就是用手吃饭了。
印度是一个追求自身利益的“大国”,但永远不会成为美国的正式盟友或伙伴。美国与印度保持良好关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印度建国后虽然脱离了殖民统治,但是还延续了英国留下的、经济、文化、语言和底层逻辑,这让印度能够很好的融入西方世界。
但是印度的国情也决定其无论如何发展,都不可能动摇美国的霸权地位,而它还正好是中国的邻国,这就让印度在美国眼中变得十分有价值。
毕竟中印是有边境争端问题的,印度对中国的态度也从来没有缓和过,这让印度很容易成为美国牵制中国的工具。
并且相较于日韩和菲律宾,印度更加独立,不需要美国花那么多钱在军事上给予保护,甚至还能在对印军售中赚上那么一笔。
所以美国需要印度这个“战略盟友”,这就决定了美国对其的态度,比如俄乌冲突以来,美国带领西方制裁俄罗斯,当时也要求印度与俄罗斯保持距离。
但是印度这追求自身利益的“大国”,看着俄罗斯的廉价能源,怎么可能不动心,面对美国的施压,印度绝不低头,强调保持战略自主,而美国也并没有把印度怎么样。
在本月初举办的班加罗纳航展上,俄罗斯的苏-57和美国的F-35都前来参加了,都表达了向印度出售的意愿。
此举本意上就是美俄双方在拉拢印度,并且乐动体育官网入口手机版,印度经济增速快,西方世界押宝印度,将产业向印度转移。
很多人认为,印度在国际上如此的左右逢源,取代甚至是超越中国只是时间问题,但是印度裔前银行家萨提亚吉特·达斯却不这么认为。
他在2024年6月30日,于《日经亚洲》上刊登了一篇名为“印度永远不会成为西方所希望的样子”的文章。
他在文章中分析,美国及其西方盟友,为了“对冲中国的崛起”故意拉拢印度,这一算盘最终会以失望收场,“印度无法取代中国”。
千万不要被印度过去两年GDP增加6.1%,而中国只增加4.5%,就以为印度有希望追赶中国。也不要把印度成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感到前景无限,这与一个国家的未来没有直接联系。
确实,印度GDP的增长不是没有原因的,其计算方式也是闻所未闻,牛羊粪记入有机肥料产量、贫民窟的简易帐篷算入房产面积,路边摊计入服务业。
莫迪政府甚至不敢加入RCEP,更不要说CPTPP,制造业一塌糊涂,要效率没效率要质量没质量,这样这么能实现本质上的发展呢?
另一方面,很多人认为印度人口世界第一,并且处在18-60岁的人占一半,这样年轻化的人口结构,就是人口红利,其实不然。
人口红利不单看人数,最重要的还是受教育程度,印度的教育水平有多低,文盲率有多高这就不用再细说了吧。
另一方面,我国还在发展,军工、高科技等领域都有所突破,甚至一些产业做到了世界领先,中印之间的差距正在扩大 ,谈什么超越。
最重要的是,我国并没有想要超越谁,因为中国几千年历史,大部分时间都是走在世界前列的,只是近200年衰落了而已,我们要做的是民族复兴,恢复从前的辉煌。
近来,马斯克就中美问题及国际事务,再次语出惊人:1、美国在国际事务中太过咄咄逼人,应该让其他国家管理自己的事务;2、美国如果不作出重大改变,那么在下一场战争中遭受惨重失败;3、美国应该管好自己的事,而不是到处推动政权更迭;4、美国空军上将约翰.汤普森问马斯克:“击败中国的方法是什么?”。马斯克回答道:“美国永远也无法击败中国,连小学生都知道。”,马斯克还说:“美国发展道路的最大障碍并非来自中国,而是固步自封”——“举世混浊我独清,众人佳醉我独醒”。这就是美利坚的现代“屈原”;这就是“知己知彼”、“可敬可怕”的马斯克[赞][赞]
现在回头看看,我们1949年的成功是多么的伟大。如果取得胜利,今天的中国决没有如此耀眼的国际地位和如此发达的社会。感谢党,感谢毛主席吧。
这篇文章分析的很中肯,很有道理。印度虽然是个人口大国,文化有很多西方的东西,但它永远不会完全融入西方国家。中国,凭借自己独特的延续数千年的中华文明,才能迅速发展和崛起。事实证明,中华文明和中国制度远超美西方的文明和制度,中国成为引领世界文化和经济的首位强国,这是必然的。